□本報記者孟偉陽本報通訊員蔡順國
  “我正在學習駕駛,希望將來能開一家自己的修車行。”記者見到小付時,這個剛過完19歲生日的大男孩充滿活力。目前,小付在一家公司負責機械維修,他興奮地告訴記者,他所在的團隊剛剛獲得總公司競賽大獎。
  鮮為人知的是,他是上海市第一名佩戴電子腳環的涉罪未成年人。
  上小學時母親去世、父親打工帶著他來上海卻疏於管教,使得小付從小不願努力讀書,整天盪在外面瞎玩,沉迷於網吧。去年2月,他的錢花光了,不好意思跟父親要,便與其他幾個“兄弟”一起去偷電動自行車,先後偷了好幾輛變賣。在一次銷贓時,他們被警方人贓俱獲。
  小付的盜竊金額達到了起刑點,由於是多次盜竊,可以予以批准逮捕,但浦東新區檢察院承辦檢察官認為可以對其取保候審。然而,承辦檢察官瞭解到,小付的家庭並無監管條件,如果讓他散落在社會上,很有可能會再次步入歧途,但如果羈押在看守所內,也擔心他會受到“交叉感染”。綜合考慮後,檢察官徵得付家父子的同意,為小付戴上了電子腳環。
  在3個月監管期內,小付腳踝上一直戴著這隻腳環,洗澡、睡覺都不離身,24小時發射定位信號的無線感應器則放在口袋里,隨時保持充電狀態。小付在監管期間一直很自律,只發生過一次電量耗盡報警,檢察官每天在後臺監控他的行蹤,也沒有發現他出入禁令場所,所以建議法院對他從輕處理,最終,他被處以緩刑。
  電子腳環的外形像是一隻電子錶,一旦戴上就解不開,只能剪斷。然而,電子腳環作為“電子圍牆”也會遇到“越獄者”。
  與小付一樣,小李也走上了歧途,同樣被浦東新區檢察院實施了佩戴電子腳環的非監禁監管方式。然而戴上電子腳環一個多月後,信號消失了。技術人員查對信息發現,信號消失在一家網吧里,前去搜索果然發現了一根被剪斷的電子腳環,小李則擅自離開了上海。由於不服從監管,本可以從輕處理為緩刑的他,最終被處以拘役四個月。
  “雖然電子腳環在小李身上沒有奏效,但這並不意味著是一件失敗的案例。通過電子腳環的運用,可以判斷出小李的自控能力很差,家庭缺乏對他的約束力,所以他需要更嚴的懲處來矯正他的行為偏差。”檢察官告訴記者。
  據介紹,對於認罪悔罪態度好、社會危險性小、心理測驗結果顯示再犯可能性小且缺乏家庭監管條件的未成年人,電子腳環今後將得到更多使用。今年浦東新區檢察院預計將對十幾名涉罪未成年人採用這一非羈押監管方式,協助監管未成人取保候審期間的表現,更好地幫助未成年人儘早回歸正道。
  (原標題:取保期間啥表現,電子腳環知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r56orfik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